1. <legend id="skhdp"></legend>

    1. <ol id="skhdp"><object id="skhdp"><input id="skhdp"></input></object></ol>

      <tbody id="skhdp"></tbody>
      今天是
      武漢市 黃石市 襄陽市 宜昌市 十堰市 荊州市 鄂州市 荊門市 黃岡市 孝感市 咸寧市 隨州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仙桃市 潛江市 天門市 神農架林區
      網站logo

      詹才芳受教董必武

      來源:人民政協報  日期:2020-07-22   編輯:黃夢田   字號:TT

      分享到:

      摘要:詹才芳經常到董必武那里請教學習哲學、學習毛澤東主席講的《矛盾論》、《實踐論》和政治經濟學中所遇到的問題。每次,董老總是深入淺出,旁征博引,把問題剖析得明白透徹,使詹才芳受益匪淺。

      b2zkqttP060601001003.jpg

      1945年,詹才芳(左三)與李運昌(左一)、李中權(左二)、彭壽生合影。

      詹才芳,1907年9月12日出生于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高橋區黑石咀,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在他的整個革命生涯中,董必武對他的影響可謂至關重要。

      在走上革命道路之初

      1924年春,時年16歲的詹才芳來到了湖北武昌,經姐夫余楚臣介紹,跟隨武漢中學(實際是一所大學)的學生余義民到武漢謀生,先在武昌為一家飯館當雜役。余義民是詹家的遠房親戚,也是董必武的外甥。一來二去,董必武就了解到了詹才芳的情況,主動讓詹才芳到他主持的武漢中學去半工半讀。詹才芳對和董必武初次見面的情況有如下回憶:

      我一跨進武漢中學校政廳的門檻,心情就十分緊張。心想“我是個孤兒,家里窮得叮當響,只讀過一年私塾,萬一董老師要考考我,不就糟啦!”果然不出所料。董老師見了我先問我念書和個人情況,我一一作了回答。接著他讓我讀一讀北墻上的橫幅“樸誠勇毅”四個字。哪知,我只認得前面三個字。董老師立即教我讀這四個字。并解釋道:“這是我們學校的校訓。樸就是樸素,艱苦樸素;誠就是忠誠,誠實;勇就是勇敢;毅就是要有恒心、毅力,決心干到底。”“您說得對,我們窮人就是要聯合起來和地主老財斗到底!”我把自己曉得的那點“馬列主義道理”大聲背了出來。未曾想我倒得到了董老師的夸獎:“噢!原來你也是個革命家嘛!是個不簡單的小老鄉??!”這時,我感到很不好意思。實際上,我還十分幼稚,什么也不懂。只是把聽到別人說的這么一句話背誦而已。

      此后,詹才芳在董必武任校長的這所大學里半工半讀。董必武親自授課,講述國語、中國歷史等科目,向學生們進行共產主義的啟蒙教育,灌輸革命思想。期間,詹才芳學習了《共產黨宣言》、蘇俄著作《新經濟政策》及《新青年》、《湘江評論》、《覺悟》等書和雜志。

      除了學習之外,在董必武的安排下,詹才芳一直為學校做雜事。他的工作主要是為教師、學生燒開水,打開水,掃院子,擦桌椅。一次,董必武見詹才芳忙活得滿頭大汗,就問他累不累。當聽到詹才芳回答不累時,董必武遂借機啟發他說:“以前你為別人干活,為填飽肚子,為生存而賣命。而現在,你為革命、為戰友、為人民作貢獻。你的心情當然就不一樣了。”詹才芳聽后感覺非常有理,從此工作、學習得更加自覺。當年,他就參加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組織。

      由于詹才芳的學習基礎差,董必武常常給他額外補課,并教導他說:“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經過刻苦努力,詹才芳由原來粗通文墨躍升到具有相當的理論水平。

      1925年春,中共黨組織把董必武從武漢中學調出去專做黨的統戰工作。其間,他讓詹才芳“搞警衛工作、交通工作”。

      見時機成熟,董必武把詹才芳等幾個黃安籍的黨、團員叫到他房里,開了一個秘密會議,把他們派回家鄉黃安縣,到農民中去宣傳、組織人民,大辦教育,去充實“赴黃安縣工作組”的力量。詹才芳滿懷信心地踏上了歸鄉的道路。

      回到黃安,詹才芳辦起了平民學校和農民夜校,當起了教師、校長。遵照董必武指示,他們以辦學校為名,秘密組織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宣傳俄國十月革命,宣傳剪發、放足,宣傳打倒土豪劣紳、打倒地主分田地。1925年6月,董必武由武漢回到黃安指導工作,他還參加了在王健家召開的高橋區黨團骨干分子會。聽了詹才芳等人的匯報,董必武說:“你們以教書為掩護的辦法很好,組織了群眾又教育了群眾。你們要把學生運動、新文化運動結合起來。這樣才會有廣泛的社會基礎。”他還特別對詹才芳說:“才芳,你這個農民的兒子從大字識不得幾個,如今竟變成了教師、校長。這是多么大的變化呀!”

      聽后,詹才芳誠懇地說:“這都是在您的教育下,我才有了些進步。沒有您引導我走上革命的道路,至今我不還是個小長工嗎?請老師放心,我們一定好好干。”

      奔赴抗日戰場之時

      十年后的1937年早春,詹才芳隨紅大(后成為抗大)離開保安到了延安,不久擔任學員一大隊副大隊長。一到延安,他就先去看望董必武。見面后,董必武感慨地說:你們四方面軍在肅反中還有許多好同志遭到了誣陷與迫害。我聽人說你在肅反中曾盡力保護過一些同志。于是,詹才芳把自己在緊急時刻保護陳錫聯、譚知耕、甘思和等人的情況,向老師做了匯報。聽完詹才芳的敘述,董必武稱贊道:在危急中做到了這些,確實難能可貴!看來你原來還是個大勇若怯,大智如愚的人!

      此后,詹才芳經常到董必武那里請教學習哲學、學習毛澤東主席講的《矛盾論》、《實踐論》和政治經濟學中所遇到的問題。每次,董老總是深入淺出,旁征博引,把問題剖析得明白透徹,使詹才芳受益匪淺。

      1937年10月上旬,在延安抗大批判張國燾的錯誤路線時,曾一度有人把張國燾個人的錯誤波及到下面。董必武堅持自己提出的不搞擴大化的意見,為詹才芳等人的遭遇表示關注與不平。不久,毛澤東出面糾正,還找詹才芳等人談話,使事件迅速得以平息。

      抗日戰爭開始后,當得知詹才芳將要帶領抗大一大隊東渡黃河開赴敵后單獨開辟工作時,董必武特意找詹才芳進行了一次談話。董必武說:“形勢變了,黨內斗爭策略也要隨之變化,要團結一切愿意抗戰的人共同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我們的思想一定要適應新的形勢。”“你記住一句話: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詹才芳聽后很受感動,他向董必武表示:“我是個共產黨員,也是您的學生。我一定要向您學習,以寬宏大量對待自己遇到的委屈與不幸,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對待革命工作。”

      在取得勝利之際

      平津戰役勝利結束后,詹才芳率領部隊在霸縣休整。詹才芳聽說董必武已經抵達北京,就寫了一封信向老師表示問候,并請教今后的方略。不久,收到了老師的回信。在六七頁的信紙上,董必武告訴詹才芳說:部隊一定要認真總結經驗,把戰斗力提得高高的。過去我們長征,從南打到北,部隊有些要解決的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現在,你們又要從北打到南,也會出現很多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要認真解決,為南下做好思想上和物質上的準備。董必武在信中還特別提醒詹才芳說:現在中國革命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黨的工作重心將由農村轉到城市,要學會管理城市,學會搞經濟建設;南下部隊既是戰斗隊,又是工作隊,工作要適應新解放區的特點,注意遵守城市政策、外交政策、遵守群眾紀律等等。據回憶,詹才芳看完信后曾說:“在革命形勢大轉變的時刻,他又一次諄諄教導我要認清形勢,適應新形勢,走在革命隊伍的前列。”(作者 夏明星)

      日韩一区二区无码精品
      1. <legend id="skhdp"></legend>

        1. <ol id="skhdp"><object id="skhdp"><input id="skhdp"></input></object></ol>

          <tbody id="skhdp"></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