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表示,“蝸牛獎”直接瞄準懶政、庸政、怠政,倒逼干部擔當作為,值得肯定推廣;有人則認為,“蝸牛獎”懲戒作用有限,并不是萬能的,還需要做好“后半篇文章”。對此,您有什么想說的?
近日,浙江縉云縣召開了一場沒有掌聲的頒獎禮,“獲獎”單位被頒發作風建設“蝸牛獎”,獲獎原因一言以蔽之,相關工作進度緩慢,效率太低。對此,有人表示,“蝸牛獎”直接瞄準懶政、庸政、怠政,倒逼干部擔當作為,值得肯定推廣;有人則認為,“蝸牛獎”懲戒作用有限,并不是萬能的,還需要做好“后半篇文章”。對此,您有什么想說的?
讓“蝸牛獎”成為“燙手山芋”
“蝸牛獎”形式大于意義
以頒發“蝸牛獎”的方式鞭策干部,讓作風拖沓的機構、部門和相關人員“紅臉出汗”,初衷無可厚非。但這樣并不能從根本上剖析作風拖沓的成因,僅僅是起到了下“當事人”面子,回應“民聲”、緩解“民怨”的短時效果。要解決行事作風拖沓的問題,其根本還是應該從分析成因、理清思路、找準“病因”、積極尋找對策和整改方法處著手,從“見真招”的測評與評價機制建設著手。處置不能僅停留在“紅臉”“出汗”的層面,當然也不能讓身處具體工作實踐中的干部背“冤枉鍋”和“糊涂鍋”。(武漢新洲 閆鹿)
“懲前”是手段 “毖后”是目的
“蝸牛獎”的設立,本質上是對懶政、庸政、怠政的一種懲戒,讓“獲獎者”能夠通過這種方式“紅紅臉”“出出汗”,進而改進工作作風。“懲前”是手段。通過對懶政、庸政、怠政的曝光,讓相關單位曝光在公眾面前,接受公眾的議論與監督,本質是一種懲戒手段,通過這種手段,起到警示相關單位、推動工作的作用。“毖后”是目的。在“蝸牛獎”頒獎后,還要做好“后半篇文章”,及時做好跟進措施,破除作用有限屏障,確保“毖后”目的實現。及時改進單位可適當表揚,毫無動靜單位可加大懲戒力度,真正起到推動作風建設的目的。(宣恩 李超)
發揮好反向激勵作用
要讓“蝸牛獎”持續發揮激勵作用,需在制度化、規范化上下功夫。要獎懲結合,直擊痛點。提醒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在頒獎的同時,要依法依規、動真碰硬地問責,讓“蝸牛獎”成為“燙手山芋”。要平戰結合,常態運行。要讓“獲獎者”心服口服,就要加強平時監督考核,用事實說話,讓黨員干部時刻保持等不得、慢不得的緊迫感,要發揮關鍵時刻的試金石作用,疾風知勁草;同時要探索建立“蝸牛獎”監督機制。要懲教結合,重拾干勁。“蝸牛獎”看似問責,實則鞭策,應多關愛激勵后進干部,助其找原因、增才干、添信心,放下包袱、重整出發。(武漢新洲 羅緣琦)
以“頒獎”為起點
“蝸牛獎”不能一頒了之
不能僅通過“蝸牛獎”來“紅臉出汗”,還要關注“頒獎”后的整改成效,最終達到“排毒治病”的功效。一方面,要強化“蝸牛獎”的結果運用,防止出現對庸政懶政行為不以為然,甚至出現“人前慚愧不已、事后不聞不問”的現象;另一方面,要強化監督問責,對“獲獎”單位和干部進行動態觀察,如果不能深刻反思、立行立改,工作作風和干事能力還是原地踏步,就必須依規依紀進行處理問責,讓他們為敢擔當、肯作為的干部讓出位置。(宣恩 王慧君)
不能以“頒獎”為終點
千忙萬忙,不抓落實就是瞎忙;千招萬招,不能落實就是虛招;千條萬條,不去落實就是白條。頒發“蝸牛獎”固然能使獲獎單位面紅耳赤,但后續能否改正才是重中之重。不能以“頒獎”為終點不了了之,要以“頒獎”為起點真督實查,對獲獎單位后續工作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追蹤,堅持“擔當作為、實干有為”用人導向,真正讓想干事者有機會,能干事者有舞臺,干成事者有地位。同時要建立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支持擔當者、保護擔當者、褒獎擔當者,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撐腰鼓勁,推動工作更上新臺階。(云夢 胡思康)
“蝸牛獎”重在摘帽
“蝸牛獎”名為獎,實為懲。這種獎項是一種負面激勵的手段,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督促獎項得主們轉變工作作風,摘掉“蝸牛”帽子。要制定“摘帽”標準。要以后續工作的現實表現和取得的實際成效為準繩,以群眾滿意度為“摘帽”的重要依據,并接受公眾監督。要劃定摘帽時限。對未能在限期內完成“摘帽”或工作作風無明顯轉變的,要加大懲處力度,進一步落實追責問責,做到正本清源,營造務實擔當的良好政治生態。(蘄春 南豪)
跑出作風整頓“加速度”
“蝸牛獎”重形更要重質
“蝸牛獎”形式上成功的同時,還要內外兼修,堅持三個內在導向。堅持問題導向,要對考核項目精挑細選,凡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都是必考的內容;堅持目標導向,頒發“蝸牛獎”不是僅僅讓獲獎者“紅紅臉”“出出汗”,要健全完善領導干部績效評價體系,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作為者上,不作為者下”;堅持結果導向,“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要加大社會評價、群眾評價對考核結果的影響,堅持把人民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檢驗“蝸牛獎”成效的唯一標準,使其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法治化、民主化。(宜城 孫楊)
跑出作風整頓“加速度”
“蝸牛獎”雖值得肯定和推廣,但必須加強“前半篇”曝光力度和“后半篇”整頓力度,不能“說起來重要、喊起來響亮、做起來掛空擋”。要完善頒獎流程,采取領獎人自檢或案例解讀的方式向干部群眾曝光懶政、庸政、怠政的具體表現和內在原因,讓領獎人知恥而后勇,更用身邊人身邊事讓干群引以為鑒。要加強常態監督提醒,對“蝸牛獎”領獎人和懶政、庸政、怠政者不能不教而誅,要加強警示教育、咬耳扯袖,讓更多的干部紅臉出汗、知錯知止,做到防微杜漸。要完善獎懲機制,在大力整頓不作為、亂作為的同時,加強對想作為、敢擔當的正向激勵,將正向和反向兩個“激勵獎”融合,營造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黃岡黃州 貢珍珍)
為作風建設嵌入“蝸牛”增壓引擎
“蝸牛獎”直指整治懶政、慢政、怠政的“蝸牛”速度,對庸官懶政者施之以“獎”,彰顯整治懶庸之疾的信心和決心。評選“蝸牛獎”只是整治庸、懶、散、慢的起步工作,亟須久久為功,持續增壓,做實后半篇文章。要考核增壓,建立健全反向考核及個性考核指標,靈活考核,完善干部激勵機制,構建“能上能下”用人機制;要輿論施壓,強化社會監督,加大政務公開,以社會評價、群眾評價作為評判的重要標準;要執紀高壓,強化跟蹤督查,明確“獎項”整改目標、時限節點,以實效導向不間斷開展回訪督辦,徹底鏟除滋生庸政懶政的土壤。(棗陽 唐佳鑫)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