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egend id="skhdp"></legend>

    1. <ol id="skhdp"><object id="skhdp"><input id="skhdp"></input></object></ol>

      <tbody id="skhdp"></tbody>
      今天是
      武漢市 黃石市 襄陽市 宜昌市 十堰市 荊州市 鄂州市 荊門市 黃岡市 孝感市 咸寧市 隨州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仙桃市 潛江市 天門市 神農架林區
      網站logo

      “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歷史”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日期:2021-02-01   編輯:黃夢田   字號:TT

      分享到:

      摘要:1964年,毛澤東會見外賓時指出:“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歷史?!鄙朴趶臍v史的縱深處啟示現實和未來,是共產黨人戰略思維的一個顯著特點。重視對歷史的學習和對歷史經驗的總結與運用,善于從不斷認識和把握歷史規律中找到前進的正確方向,是中國共產黨能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

      毛澤東親自主持起草《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他先后多次修改,這是其中的一稿。

      1964年,毛澤東會見外賓時指出:“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歷史。”善于從歷史的縱深處啟示現實和未來,是共產黨人戰略思維的一個顯著特點。重視對歷史的學習和對歷史經驗的總結與運用,善于從不斷認識和把握歷史規律中找到前進的正確方向,是中國共產黨能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

      留心興亡之際

      毛澤東從很早開始就非常注意中外歷史上的興亡更替和其中的道理??箲饡r,徐復觀曾問過毛澤東這樣一個問題:如何來讀歷史?毛澤東答:“中國史應當特別留心興亡之際,此時容易看出問題。太平時代反不容易看出。西洋史應特別留心法國大革命。”1916年,得知“附和帝制者”被懲辦,毛澤東在致蕭子升的信中感慨道:“居數千年治化之下,前代成敗盛衰之跡豈少,應如何善擇,自立自處?王莽、曹操、司馬懿、拿破侖、梅特涅之徒,奈何皆不足為前車之鑒?史而有用,不至于是。”意思是說,袁世凱等人如果了解數千年來“成敗盛衰之跡”,汲取歷史教訓,就不至于重蹈覆轍。

      看歷史要帶著問題意識去看,尤其當遭遇挫折或遇到難題時,可以看看能不能從歷史中得到啟發。毛澤東一貫這樣做。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他向譚震林等人道:“李自成為什么失敗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鞏固的根據地。”因此,他沒有去上海工作,而是去了湖南、江西,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他告誡全黨:“站在井岡山,不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還要看到全中國、全世界。”他從歷史中發現這樣一個教訓:“歷史上存在過許多流寇主義的農民戰爭,都沒有成功。”因此,他一再強調根據地對黨和中國革命前途的重要性,最終發展出農村包圍城市、最終奪取全國政權的革命道路。

      毛澤東還特別注重汲取歷史上戰略失誤的教訓。諸葛亮的隆中對歷來被認為展現了高明的戰略構想,但毛澤東卻不認同——“棄荊州而就西蜀”,“其始誤于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本來蜀國兵力就不強,還三分而戰,怎能不敗呢?毛澤東指出,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在他指揮的實際作戰中,每次都集中優勢兵力打有把握之仗,積小勝為大勝。不戰則已,戰則必勝。這種戰略思維也與他對歷史上戰略智慧的汲取有關。他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提出“戰略退卻”,舉了春秋時期“曹劌論戰”這個戰例,認為“中國戰史中合此原則而取勝的實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漢成皋之戰、新漢昆陽之戰、袁曹官渡之戰、吳魏赤壁之戰、吳蜀彝陵之戰、秦晉淝水之戰等等有名的大戰,都是雙方強弱不同,弱者先讓一步,后發制人,因而戰勝的”。毛澤東顯然精心研究過這些“大戰”實例,并從中汲取經驗教訓,根據敵我實力變化靈活采取以退為進、各個擊破等戰略戰術,最終實現由弱勝強。

      “總結歷史是為了開辟未來”

      中國共產黨人不但善于由歷史看前途,而且善于從歷史規律中找到正確的前進方向和道路。1945年黨的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總結了建黨以來黨的歷史及基本經驗教訓,在回顧歷史中統一了思想。1981年,在黨成立60周年前夕,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大歷史問題和經驗教訓作出正確結論和科學總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同心同德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鄧小平講過,“總結歷史是為了開辟未來”。他不僅看中國共產黨自身的歷史,還看古今中外的歷史:“任何國家要發達起來,閉關自守都不可能。我們吃過這個苦頭,我們的老祖宗吃過這個苦頭??峙旅鞒鞒勺鏁r候,鄭和下西洋還算是開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漸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時代,不能說是開放。如果從明朝中葉算起,到鴉片戰爭,有三百多年的閉關自守,如果從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長期閉關自守,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后,愚昧無知”。所以,他告誡全黨,“歷史經驗教訓說明,不開放不行”。改革開放的前途從歷史深處而來,凝聚著歷史的智慧與啟迪,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鄧小平對改革開放那么堅定,并斬釘截鐵地強調“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兩個重要歷史決議都深刻總結了過去的錯誤和教訓。知道了什么是錯的,才能明白什么是對的。正如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啟動時曾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也不是社會主義”,“平均主義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沒有法制也沒有社會主義”,等等。也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犯過錯誤,有過曲折,鄧小平才如此告誡全黨。

      (摘編自1月20日《光明日報》 張太原/文)

      日韩一区二区无码精品
      1. <legend id="skhdp"></legend>

        1. <ol id="skhdp"><object id="skhdp"><input id="skhdp"></input></object></ol>

          <tbody id="skhdp"></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