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法典》第1088條規定: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梢?,要求補償有法可依,權利很清晰。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北京房山法院適用民法典新規定,近日首次審結一起離婚家務補償案件。全職太太王某在離婚訴訟中稱,因承擔大部分家務,故提出要求家務補償。最終,法院判決雙方離婚,孩子由王某撫養,除了分割共同財產和撫養費外,男方給付王某家務補償款5萬元。(據2月21日《成都商報》)
家務勞動長期以來都是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卻又經常被忽視的問題。雖然做家務需要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卻被視為一種“親情義務”。
根據統計數據,我國大部分家庭的家務由妻子承擔。因此,對家務勞動的低估和漠視,某種程度上也使得大部分女性在婚姻中處于“被剝奪”的地位。犧牲事業、減少學習、超負荷勞動的情況十分普遍。
《民法典》第1088條規定: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梢?,要求補償有法可依,權利很清晰。
這當然是一種司法上的進步,認可并尊重了家務勞動的價值,讓其不再隱藏于“隱忍”“犧牲”“天職”這樣的字眼之下。某種程度上,也會對社會婚戀觀形成影響,引導更多人去維護平等、健康、良好的婚姻關系。
不少網友質疑說,5年婚姻,才補償5萬元,實在太便宜了。這樣說,其實也有失偏頗。首先,家務補償是在分割共同財產、對方承擔撫養費的基礎上,給予的額外補償;再者,到底補多少合適,還是要根據雙方經濟條件和意愿,從執行層面考慮酌定。
所以,通過法律的制定,以及具有典型意義的判決,讓更多人看到家務勞動的辛勞與不易,讓平等互愛的婚戀觀得到廣泛的傳播和普及。
聲 音
中國經濟網:家庭是雙方共有的,一方為家務付出較多,在離婚時就應得到救濟。
《廣州日報》:這無疑是可喜的變化,有助于讓更多人對家庭的貢獻被“看見”。
網友評論